“鉆石恒久遠,一顆就破產”,關于鉆石,人們常常用這種戲謔的說法來形容它的昂貴,鉆石固然恒久遠,但也要買到貨真價實的鉆石才可,鉆石品質要從鉆石4C和鉆石證書入手,但是,對于無珠寶基礎的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這有點太專業了,那么,如何用肉眼鑒定出鉆石的真假呢?我愛鉆石網將從不同方面可鑒定鉆石真假的手段為大家來匯總一下!
五個簡便測試方法
鑒別真假鉆石,有五個簡便的小方法:
1、滴水測試法
將鉆石的上部小平面拭擦干凈,用牙簽的末端沾一滴水滴在它上面,真鉆石上的水滴會呈現中等程度的小圓水滴形狀。假鉆石上的水滴則會很快散開。
2、穿透觀察法
鉆石具有高折光率,而折光率越高的鉆石,光線反射力也越強,相對的透視度較低。可準備一張畫有直線的紙張,將要測定的兩顆不知名的鉆石,正面朝下,壓蓋在直線上,由該鉆石的背部直接以肉眼看下去,如能看到壓在鉆石下的直線,就肯定不是天然鉆石。
3、親油性法
鉆石對油脂有一種吸油性,仿冒鉆石則無此特性。將鉆石在臉上沾些微量的油脂,用拇指磨擦該鉆石,拇指會感到一種膠黏性,不易滑動,而仿冒鉆石則會讓姆指有滑溜的感覺。
4、呵氣試驗
天然鉆石傳熱能力佳,熱氣散得快。將要測試的鉆石靠近嘴巴,輕輕呵氣,使被測試的鉆石蒙上一層輕霧,此時立即注視該鉆石霧氣揮發的情形,如為天然鉆石,霧氣將立即散去,反之霧氣會在仿冒鉆石上維持一陣子, 才會散去。
5、度量與重量
1克拉的天然鉆石,直徑尺寸約為6.50公厘(0.65公分),大多數的仿冒鉆石在相同1克拉的重量下,其直徑尺寸與天然鉆石總有頗大的差距。
顯微鏡觀察
采用一個10倍放大鏡作輔助,也可以可作數個簡單的觀測。
方法一
觀察鉆石的腰部,若是磨沙狀腰圍就最適合用此方法,鉆石因為比任何冒仿品堅硬,因此不會像冒仿品般出現細條狀的紋路,鉆石的腰圍乃呈顆粒狀外觀。
方法二
同樣因為鉆石比冒仿品堅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線往往會比鉆石的感覺圓鈍,而鉆石的刻面稜線必是銳利的。
方法三
基于鉆石比冒仿品堅硬,冒仿品的刻面稜線常常出現磨損的情況。
方法四
若鉆石留有天然面,天然面上有機會發現到鉆石獨有的『三角形生長紋』。
方法五
若鉆石出現崩斷口,外觀通常皆為階梯狀,而冒仿品則會截然不同地呈彎弧或貝殼狀。(圖七,圖八)
鉆石與人造鉆石、改色鉆石、夾層鉆石的區分
人造鉆石
人造鉆石和天然鉆石往往具有幾乎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質,如硬度、折光率、色散等,僅憑感官無法區分它們,較簡單的區分是合成鉆石內通常合有一些金屬礦物包裹體,會有“磁性”,而天然鉆石則沒有磁性。
方法是:在麥克風前放上磁鐵,將鉆石在麥克風前快速移勁,合成鉆石會產生微小的聲音,表明有磁性。
改色鉆石
鉆石的改色是本世紀初“鐳”的放射性被發現以后的事。顏色好的彩鉆比無色鉆更有價值,因而促進了將淺褐色或微黃色鉆石改成彩色鉆石技術的發展,區分天然與改色彩鉆已成為必要。
從人工彩鉆(由輻射或高能加速器轟擊產生)的臺面向下觀察,會出現傘狀的一些色圈或暗影,吸收光譜中會有594nm的特征吸收線。另外,其熒光、放射性及導電性與天然彩鉆也有一定的區別。
夾層鉆石
夾層鉆石主要是因原料形狀特殊,工匠往往將兩粒本來較小的鉆石“拼合”加工成一顆較大的鉆石,而有些是用鉆石做頂,水晶或無色合成剛玉做底來做成一顆二層“鉆石”,并且在鑲嵌時用“金爪”或“金邊”將底層擋住,蒙騙顧客。對這類鉆石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其腰部是否有膠合界面,往往可見一些小的氣泡和膠,或在鉆石內部某個層面上可感到有一層霧狀物。如果寶石是未鑲嵌的,則放入二碘甲烷或清水中觀察,效果會更好。
“肉眼鑒定鉆石真假方法匯總”只是為一些簡單的測試和辨別真假鉆石的方式,而在選購鉆石時,更應了解一下鉆石的鑒定證書。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