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展品來自一位私人收藏家所珍藏的「Griffin」系列,以中世紀神話中守護寶藏的「Griffin」(獅鷲,獅身鷹首獸)命名。修道院博物館的館長C. Griffith Mann 從250枚戒指中挑選了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搭配同一時期的畫作、紡織品、金飾、象牙雕刻、梳妝盒共同展示。
這些古董戒指分別擁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作為神職人員的印章、顯示貴族的聲望與權勢、見證婚約等,在晚期制作的戒指中,你還能看到幾枚特別的戒環內壁上刻有銘文,這種樣式的戒指盛行于17世紀,部分文字的含義僅有佩戴者和贈送者才能理解。
本次展覽希望通過不同時代背景的戒指呈現宗教、迷信、愛、婚姻、身份與戒指間的關聯,并展示戒指由原料到成品,從金匠到佩戴者手中,由普通飾品演化為藝術品的過程。
修道院博物館并未發布本次展覽的展品目錄,你可以在「Take This Ring」一書中閱讀到更多關于「Griffin」古董戒指系列的細節,這些藏品曾先后由四位收藏家Ernest Guilhou(1844-1911)、the Comtesse de Béarn(1870-1936)、George Zacos(1911-1983)、Dame Joan Evans(1893-1977)所擁有。
古希臘時期石榴石戒指,公元前2世紀-公元前1世紀
鑲嵌一顆弧面切割石榴石,戒托采用黃金制作。
拜占庭風格戒指,公元300年
鑲嵌一顆祖母綠、一顆異形珍珠,戒托采用黃金制作。
拜占庭風格婚戒,3世紀-4世紀
采用黃金制作,雕刻有男、女肖像。
羅馬帝國晚期戒指,4世紀-5世紀
鑲嵌黃色、綠色、紅色玻璃,兩顆藍寶石及一顆石榴石,戒托采用黃金制作。
拜占庭風格兩指戒指,6世紀早期
采用黃金制作,鑲嵌紫晶、祖母綠、珍珠。
Langobard 主教戒指,7世紀-8世紀
采用黃金制作,鑲嵌一塊方形石榴石切片。
拜占庭風格戒指,10世紀
采用黃金制作,戒面采用烏銀(Niello)工藝,呈現圣母懷抱圣嬰的圖案。
拜占庭風格戒指,12-13世紀
主石為一顆弧面切割海藍寶石,周圍鑲嵌4顆珍珠,戒托采用黃金制作。
信仰戒指,13世紀
鑲嵌一顆弧面切割藍寶石,金質戒環外壁刻有文字。
Corte Porta Amor 心形戒指,14世紀
鑲嵌一顆心形紅寶石,采用黃金制作。
中世紀宗教主題戒指,15世紀晚期
采用黃金制作,戒面上雕刻有圣安妮教圣母讀書的圖案。
文藝復興時期狩獵主題戒指,1500-1600年
采用黃金制作,雕刻有山羊奔跑在叢林中的圖案。
文藝復興時期悼念戒指,1600年
采用黃金材質,制作于英國。
Posy "Prenes en Graf" 戒指,1650年
采用黃金制作,戒環外壁雕花,內壁刻有詩句。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