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展覽分為4個部分——「身份」(Identity)、「價值」(Value)、「身體」(Body)和「儀式」(Instruments),展品的選擇則覆蓋了史前飾品到當代流行文化的前衛設計。其中一部分印證了人們對珠寶的一貫看法——女性化、昂貴、依賴于佩戴者、與宗教儀式緊密關聯,另一部分展品則作為對比,試圖打破人們的固有印象。
「身份」(Identity)單元中可以看到制作于1953年梵克雅寶的Van Cleef & Arpels舞伶胸針、1968年卡地亞Cartier為墨西哥女星María Félix訂制的蛇形項鏈,這些都是典型「女性化」認知的珠寶作品;同時展出的還有一枚Liberace制作的鋼琴造型戒指,從頂蓋到琴腿均運用了鉆石鋪陳,華麗的風格男女皆宜。
「儀式」(Instruments)主題的展品則闡釋珠寶的實用性——珠寶最早作為護身符來佩戴,以驅趕邪靈、祈求好運,亦與迷信、巫術、宗教儀式緊密相連;現代珠寶中,洗禮勛章、幸運手鏈等也具有特殊的紀念和象征意義。
展覽時間:2017年5月19日-2017年11月5日
展覽地點: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
11 Avenue du Président Wilson, 75116 Paris
金質鼻環,800-1200年
來自哥倫比亞的金巴亞(Quimbaya)文明。
Memento Mori 銀質戒指,約1730年
主石為一顆橢圓形弧面水晶,周圍點綴玫瑰式切割水晶,繪有琺瑯。
Serpents 胸針,by René Lalique,1898-1899年
使用藍色、綠色琺瑯繪制。
手鐲,by Meret Oppenheim,1935年
采用毛皮和金屬制作。
The Jealous Husband 頸飾,約1940年,by Alexander Calder
由銅、銀和黃金打造。
濾網與回形針項鏈,by Anni Albers,1940年
Draperie 金質項鏈,by 卡地亞Carteir,1947年
鑲嵌紫水晶、綠松石、鉆石,專為溫莎公爵夫人設計。
Zip 金質項鏈,by 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1951年
鑲嵌圓形切割鉆石。
Ruban 手鏈,by 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1959年
采用鉑金和黃金制作,隱秘鑲嵌紅寶石,點綴小顆鉆石。
Paris Serpent 鉑金項鏈,by 卡地亞Cartier,1968年
共鑲嵌2473顆鉆石,總重178.21ct,點綴祖母綠,繪有紅色、綠色、黑色琺瑯,專為墨西哥女演員 María Félix 訂制。
Ruby Lips 金質胸針,by Henryk Kaston,1970-1980年
這是模仿 Salvador Dalí 紅唇胸針的復制品,鑲嵌紅寶石和養殖珍珠。
Piano 金質戒指,by Liberace
鑲嵌圓形切割鉆石。
王冠,by Vivienne Westwood,2000年
主體為鍍金材質,底座為塑料,搭配紫色絲絨,并點綴人造水晶和珍珠。
Bless Multicoloured 手鐲,2005年
由彩色電纜繩制作。
Bitten Crystal 項鏈,by Bitten Crystal,2005年
采用聚合物粘土、水鉆、玻璃和金鏈制作。
戒指,by Karl Fritsch,2006年
采用氧化銀和彩色寶石制作。
誕生手鏈,2009年5月10日
Secret Garden 寶匣,by Solange Azagury-Partridge ,2013年
溫室造型采用鏤空琺瑯工藝制作,蓮花底座由粉晶打造,溫室內的陳設均可作為掛墜佩戴。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