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展品均來自「巴黎小皇宮美術館」(Petit Palais)的收藏,回溯了300年來法國的珠寶設計風格轉變——由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到拿破侖時代的「新古典主義」,再到現代審美的「裝飾藝術風格」,珠寶本身也由權利的象征、個人裝飾品逐漸轉變為藝術審美的表達。
18世紀的法國珠寶集中于王室和貴族,雇傭珠寶匠制作,以寶石鋪排出繁復的裝飾圖案。例如一枚1760年的銀質胸花使用對稱設計,鑲嵌水晶和碧璽構成纏繞的花藤造型,形成閃閃發亮的效果。
到了19世紀初,法國珠寶融入了新任統治者拿破侖對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推崇,你可以看到很多運用棕櫚葉元素、神祗肖像浮雕的珠寶設計。
1920年代后,「裝飾藝術」逐漸成為法國珠寶設計的主流,設計師熱衷幾何風格的珠寶作品。本次展覽中可以看到一枚1945年制作的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 胸針,胸針中央是「洛林十字」(Cross of Lorraine)和象征勝利的「V」字形,兩側環繞月桂葉圖案,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作出的犧牲。
展覽時間:2017年10月13日至2018年1月7日
展覽地點:Cummer Museum of Art and Gardens
829 Riverside Ave, Jacksonville, Florida 32204, 美國
銀質胸花,1760年
鑲嵌圓形、枕形、水滴形切割碧璽和水晶。
金質掛墜項鏈,1800年
掛墜上浮雕有雅典娜側面肖像,掛墜上方裝飾有天鵝造型,項鏈部分鑲嵌青金石。
金質手鏈,法國,1820年-1830年
由黃金制作,鑲嵌橢圓形切割紫水晶。
金質掛墜,1880年,by Lucien Falize
鑲嵌鉆石、碧璽、珍珠,繪有彩色琺瑯。
金質手鏈,by Lucien Falize,1880年
呈現哥特風格,鑲嵌弧面切割綠松石。
鉑金掛墜項鏈,by 卡地亞,1900年代早期
鑲嵌珍珠和玫瑰式切割鉆石。
Sycomore 金質掛墜,by 喬治·富凱,1905年-1910年
繪有琺瑯,下方墜有一顆巴洛克珍珠。
金質頭冠,by 喬治·富凱,1910年
采用黃金制作,繪有彩色琺瑯,鑲嵌橢圓形切割海藍寶石。
Victory 金質胸針,by 梵克雅寶,1945年
采用黃金和鉑金制作,鑲嵌鉆石、藍寶石和紅寶石。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