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kh Hamad Bin Abdullah Al Thani(謝赫·哈馬德·本·阿卜杜拉·阿勒薩尼)是現任卡塔爾君主的表弟,他從2010年開始收藏印度珠寶,藏品涵蓋從莫臥兒帝國時期、英國殖民時期到現代時尚設計中的珠寶珍品。Al Thani 的藏品自2014年開啟全球巡展,已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甲賀、法國巴黎和意大利威尼斯等5個城市展出。
展品中引人注目的藏品眾多,其中不乏富有歷史意義的皇室珍寶配飾,以及卡地亞等歐洲知名珠寶制造商在印度傳統珠寶形式啟發下制作的精美珍寶。包括賈漢吉爾的酒杯、阿爾喬特 II、阿格拉鉆石、泰姬陵祖母綠、蒂普蘇丹王座尖頂飾、海得拉巴尼扎姆項鏈、虎眼頭巾配飾、納瓦納加爾紅寶石項鏈等。
時間:2018年4月17日 - 6月18日 8:30 - 17:30
周一閉館(法定假日除外)
展館:故宮博物院
從印度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到當今時代,南亞次大陸向來被視為擁有豐富稀珍寶石礦藏和巧奪天工的珠寶傳統之地。產自這一地區的精品寶石不勝枚舉,戈爾康達的極品鉆石、巴達赫尚帶有紅寶石色調的迷人尖晶石、克什米爾以絢爛著稱的藍寶石、波斯灣出產的珍珠等等。在印度甚至有一種說法叫“國庫來源于礦山”。
對珠寶的崇拜滲透進了印度文明的血液,神奇的寶萊塢中開掛般奢華的場面才只是我們看到的冰山一角。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諸尊神、佛、菩薩均華服瓔珞,無比莊嚴。梵語文獻中,古印度人將鉆石、珍珠、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鋯石、托帕石等9種珠寶比擬為9顆星球,認為由這“九珍寶”(navaratna)組成了宇宙。與中國傳統文化賦予玉石豐富的寓意相似,印度人也同樣認為每一顆寶石都寓意深遠,或表征寰宇深意,或求比庇吉祥星象。印度佛像之美,同樣挖掘不盡。
沙賈汗統治時期對珠寶的推崇達到了頂峰,沙賈汗命人制作了迄今世界上最奢華的王座—— “孔雀王座”,用琺瑯彩金制成,并鑲嵌大量鉆石、綠寶石、尖晶石、紅寶石和珍珠。沙賈汗獎賞建造者,給其與身體等重的黃金,還稱其為“舉世無雙的大師”。后來寶座作為戰利品被帶回波斯,以至于波斯王國三年沒有征稅。驚訝于當時莫臥兒帝國的財富。
莫臥兒帝國名義上在1858年消亡,但實際遠在此前,歐洲各國已將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帶進印度。1876年維多利亞女王宣布成為印度統治者后,印度珠寶明顯地顯現出英倫風尚。
海德拉巴尼扎母項鏈,公元1850-1875年,用黃金、鉆石、祖母綠、琺瑯打造而成,高26厘米,寬19.6厘米。這條項鏈堪稱印度王公首飾中的杰作,旨在炫耀宮廷朝會參加者的力量與財富。8顆經過修飾的大鉆石采用明亮式切割工藝,每顆重約10-15克拉,代表了印度寶石琢面工藝的進步。
皇室尖晶石項鏈,印度北部,公元1607-1608年,1754-1755年。用尖晶石、祖母綠、黃金制作,長51.8厘米。這條項鏈上的尖晶石帶有許多銘文,其中就包括“榮耀尖晶石”,指的是皇帝阿克巴本人?;适抑哉湟曔@樣的寶石,不僅因為其物質價值和物理性質,還在于其尊貴的淵源。
印度作為佛教的起源地,精神世界充實而豐富,珠寶的精湛技藝及元素深刻影響到世界各地,包括現今著名一線品牌卡地亞、寶詩龍等。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