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2月24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舉辦一個「珠寶與身體」為主題的新展覽——「Jewelry: The Body Transformed」,通過超過230件時間跨度從公元前2600年至現代的珠寶展品,分成5個部分來闡述珠寶與永生、權位、信仰、欲望與裝飾性之間的關聯。
「The Divine Body」探討了珠寶與「永生」的關聯,展品亮點是一套古埃及時期的金質陪葬品,由拖鞋和趾套組成,以奢侈的珠寶來保護貴族與皇室成員的遺體。
「The Regal Body」詮釋了寶作為權力、地位的象征——拜占庭時期的手鐲運用珍貴的藍寶石、紫水晶和珍珠,并運用古老的「Opus interrasile」鏤空工藝;古希臘時期的耳墜再現了希臘神話場景,以金質塑造出「宙斯」化身巨鷹掠奪「伽倪墨得斯」(Ganymede)的形象。
「The Transcendent Body」以宗教信仰為線索,例如19世紀末制作的一條 Thali 項鏈上雕刻有印度教神靈「濕婆」和「雪山神女」的形象,下方的4枚錐形金飾則象征著4部「吠陀本集」,這樣的項鏈盛行于濕婆教商人社區,一般作為彩禮送給新娘。
「The Alluring Body」展現的是珠寶勾起的欲望,你可以看到日本江戶時代藝妓佩戴的特殊頭飾,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珍珠飾品,以及 Elsa Schiaparelli、Art Smith、Elsa Peretti、Shaun Leane 等當代設計師的作品。
「The Resplendent Body」呈現的是珠寶材質與高級工藝的融合,最引人注意的是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代表人物 René-Jules Lalique 設計的一條項鏈,以琺瑯工藝描繪出生動的鶴群,白色襯底與弧面蛋白石相呼應。
展覽時間: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2月24日
展覽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000 5th Ave, New York, NY 10028美國
金質項圈,公元前1850–公元前1775年,埃及
鑲嵌彩陶,紅玉髓,綠松石。鷹頭和葉形掛墜經過鍍銀處理。
純金涼鞋及趾套,公元前15世紀,埃及
圖特摩斯三世妃嬪墓出土。
銅質胸針,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800年
由喀爾巴阡山脈(Carpathian)地區居住著制作。
金質耳墜,約公元前330-前300年,希臘
呈現宙斯化作巨鷹掠奪美少年「伽倪墨得斯」(Ganymede)的場景。
金質手鐲,500-700年,拜占庭帝國
鑲嵌珍珠、弧面切割藍寶石和紫水晶、水晶和玻璃,采用「opus interrasile」鏤空工藝。
項圈,12-14世紀,秘魯
鑲嵌海菊貝與黑色石珠。
Thali 金質項鏈,19世紀末,印度
在流行于濕婆教商人種姓 Chetiar 社區,在婚禮中作為彩禮送給新娘,中央的垂飾通常印有濕婆和雪山神女的形象,下方突出的四尖則象征著四部吠陀本集。
金質項鏈,by René-Jules Lalique,1897年-1899年
鑲嵌蛋白石、紫水晶,繪有彩色琺瑯。
金質掛墜,19世紀-20世紀初,印度尼西亞
采用黃金制作。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