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在舉行“Jewelry for America”的珠寶展,呈現超過100件制作于美國,或由美國上流社會收藏的珠寶、發飾、獎章、珠寶匣等,本次展覽持續至2020年4月5日。
本次珠寶展呈現情感珠寶、美好年代、自然主義、復興主義等不同時期的風格,完整回顧18世紀初至今的美國珠寶發展歷程。以時間為序,共由5個不同主題的展館組成:
“Sentimental Journey”以17-18世紀的情感珠寶為主題,呈現與愛、婚姻、死亡相關的作品。其中一枚1733年的金戒指展現典型的悼念戒指設計——六邊形的戒面模仿棺材造型,玻璃之下封存著逝者的頭發,戒壁上還刻有忌日的日期。
悼念戒指,1733年
采用黃金制作,戒面設計為棺材造型,其中封存著逝者的頭發,戒壁繪有黑色琺瑯,襯托出「CAT.D.PEYSTER:OB 8. DEC.1733 AE 69」字樣。
鉆石戒指,約1760年
鑲嵌玫瑰式切割鉆石,這是1760年美國商人 Samuel Verplanck 贈送給 Judith Crommelin 的訂婚戒指。
辛辛那提協會金質獎章,by Pierre Charles L'Enfant,1783年
以金雕呈現橡樹、月桂葉和禿鷹圖案,繪有彩色琺瑯,正面和背面分別呈現兩組古羅馬政治家 Cincinnatus 的生活場景。
“American Industry”以19世紀蓬勃發展的美國工業為時代背景,展出由美國零售商改制的珠寶、配飾。最引人注意的是 Gorham 制作于1887年的一枚銀質腰鏈,呈現俏皮的章魚造型,眼睛由紅玻璃與黑珠鑲嵌,觸角末端還延伸出纖長的銀鏈。
銀質腰鏈,by Gorham,1887年
呈章魚造型,鑲嵌紅玻璃和黑珠。
“Fin de Siècle Brilliance”回顧了19世紀末美國盛行的鉆石珠寶,主要受到南非新鉆石礦藏的推動。Tiffany 創作于1880年的一枚鉆石花朵胸針極具代表性,花朵之間通過鉸接結構靈活銜接,其中3朵鉆石花還可拆下作為獨立的胸針佩戴,閃爍著明亮的鉆石流光。
襟花胸針,by 蒂芙尼Tiffany & Co.,1880年-1895年
采用銀和金制作,鑲嵌圓形切割鉆石。
金質胸針,by 蒂芙尼Tiffany & Co.,1889年-1896年
呈蘭花造型,繪有彩色琺瑯,點綴圓形切割鉆石。
“Nature and History as Inspiration”展出的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復興主義珠寶,最值得關注的是一枚「埃及復興主義」風格胸針,搭配金雕、琺瑯工藝,打造出一位彈撥豎琴的樂師形象,豎琴一側鑲有紫水晶雕刻的圣甲蟲——這是古埃及文明中最重要的象征符號之一。
金質胸針,by Theodore B. Starr,約1900年
胸針中央為紫水晶雕刻的圣甲蟲造型,老鷹的眼睛為一顆圓形切割翠榴石,樂師形象繪有彩色琺瑯。
Queen Anne's Lace 銀質發飾,by Louis Comfort Tiffany,1904年
呈「鶴虱草」造型,采用銀和銅制作,鑲嵌歐泊、翠榴石、石榴石,并繪有彩色琺瑯。
珍珠項鏈,by Dreicer & Co.,約1905年
鑲嵌鉆石和天然珍珠,底座由鉑金制作。
金質長項鏈,by Marcus and Co.,約1908年
鑲嵌一顆黑歐泊,繪有彩色琺瑯。
銀質掛墜,by Edward Everett Oakes,約1925年
鑲嵌藍色、粉色和黃色藍寶石,石榴石,碧璽和祖母綠。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呈現20世紀中期至今的現代風格作品,采用鋁、烏木、玻璃、塑料等特殊材質制作。其中 Tiffany 設計師 Elsa Peretti 親自創作的一枚手鐲擁有流線般自然起伏的輪廓,如同腕間的一座微型雕塑。
手鐲,by Elsa Peretti,1971年-1974年
采用金屬制作。
象牙手鐲,by Verdura for Chanel,1990年
采用象牙、黃金制作,鑲嵌珍珠、鉆石、藍寶石和祖母綠。
Torque 項圈,by Daniel Brush,2010年-2014年
采用鋁鉆石,鑲嵌鉆石。
“Jewelry for America”
展覽時間:2019年6月10日-2020年4月5日
展覽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000 5th Ave, New York, NY 10028美國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