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年中, CVD(化學氣相沉積)法鉆石合成技術日趨成熟且進展迅速。大于3 克拉的無色和近乎無色的 CVD 合成鉆石以前也曾經被報道過。
以前已經報道過, GIA 香港鑒定實驗室最近檢測出了兩顆大顆粒的高溫高壓法合成鉆石,這顯示了這兩種合成技術的并駕齊驅。下圖所示的這些樣品是由俄羅斯的“New Diamond Technology (新鉆石技術)”公司生產的。
這兩顆大顆粒的合成鉆石是由俄羅斯的“New Diamond Technology (新鉆石技術)”公司用高溫高壓方式合成的。左側的 4.30 克拉鉆石具有 D 色和 SI1 凈度。右側 5.11 克拉的鉆石具有 K 色和 I1 凈度。
第一顆是 4.30 克拉的墊型鉆石,具有 D 色和 SI1凈度等級,有三小簇金屬內含物。另一顆重5.11 克拉,是改良的矩形明亮型切磨。它呈 K 色,凈度等級為 I1,有少量金屬內含物,在腰棱部位有兩條小裂隙。這兩顆鉆石對長波紫外線輻射都沒有任何反應。當它們暴露于短波紫外線下時,可以觀察到中等到強的黃綠色熒光。這兩顆鉆石都呈現了持續超過 20 秒的較強黃綠色磷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是它們沒有針點內含物,這種內含物在高溫高壓合成的鉆石中非常常見,往往分布在整個晶體中。
紅外吸收光譜證實這些是 II 型鉆石,在 1350 至 1000 cm-1沒有檢測到氮雜質的吸收帶。一個非常弱的 2800 cm-1吸收峰是由置換元素硼造成的。D 色合成鉆石(7±1 ppb 與1.2±0.2ppb)中有較高的硼濃度。在液氮環境下采集的由不同激光激發的發光光譜顯示出由硅空位[Si-V]-1 缺陷造成的736.6/736.9 nm 的雙峰,以及由鎳元素相關缺陷處發生出882.7/884.4 nm 的雙峰。從氮空位[N-V] 引起的非常弱的575.0和637.0 nm 雙峰只有在K色樣品中才能檢測到。除了金屬包體,高溫高壓合成鉆石的另一個重要的識別特征是熒光反應。在2個樣品中都能觀察到高溫高壓合成鉆石的典型熒光圖案。
這兩顆鉆石在送檢的時候就已經聲明是高溫高壓合成品。使用GIA鉆石檢查設備進行測試時,設備提示兩者都需要進一步的檢測。寶石學特征的觀察和光譜特性證實它們是在高溫高壓下合成的。
通過檢測這兩顆高溫高壓合成鉆石,特別是它們是GIA到目前為止檢出的最大顆粒的合成鉆石,這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到這項技術最近所取得的進步。除了把它們作為寶石材料使用外,這種尺寸的晶體具有許多潛在的工業用途。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