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Swarovski施華洛世奇公布了首批實驗室合成彩鉆,共有16顆不同顏色的鉆石,覆蓋了紅鉆、橘粉鉆、青綠色鉆石等天然鉆石中罕見的色調。
這16顆鉆石均采用枕形切割,其中4顆重2.50克拉,另12顆重1.25克拉,詳細價格尚待公布。
Swarovski 宣稱從時尚、藝術、音樂、建筑4個領域中汲取靈感,為16顆鉆石分別命名。
例如2.50克拉粉鉆“Androgyny Flamingo”、2.50克拉藍鉆“Cubist”、2.50克拉紅鉆“Heavy Metal Cherry”、2.50克拉橙鉆“Gothic Cognac”等等。
合成鉆石,顧名思義,就是人工合成的鉆石。世界上第一顆合成鉆石誕生于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一家名為ASEA的電氣公司領導研發小組,于1953年成功合成了金剛石微晶。第二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組建的一個研究小組歷時三年,合成出了金剛石,即鉆石。隨后的幾十年里,日本、美國、俄羅斯、中國都在合成鉆石領域做出了很大成績,逐漸有人開始接受合成鉆石。
中科院“種”出的鉆石
現階段主要有兩種合成鉆石的生產方法,即CVD和HPHT。前者是化學氣相沉積法,在低壓條件下采用特殊方法激活含碳氣體,使其中的碳原子在基底過飽和沉積、生長成鉆石。 后者是通過模擬天然鉆石的生成條件,在實驗室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合成鉆石。
最早的合成鉆石雖然成分與天然鉆石一樣,但是顏色上始終無法達到寶石級的無色透明狀態,多為黃色和棕色。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人們開始制造出寶石級別的合成鉆石,單純依靠人眼已經很難辨別,需經專業機構的特殊儀器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