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標準普遍適用于全球鉆石品質的衡量,無論國內外,均以4C體系為鉆石進行分級。
一、Carat(克拉重量)
鉆石重量以“克拉(ct)”為單位,重量小于1克拉的鉆石用“分”表示,兩者可相互換算:1克拉=0.2克=100分;
小于1克拉的鉆石可以0.xx克拉稱呼,如0.5克拉(50分)、0.3克拉(30分)、0.7克拉(70分)。
標準切割的鉆石,有對應的鉆石大小與尺寸標準,以標準明亮式圓形切割鉆是為例,下圖:
說到鉆戒克拉重量的挑選,不得不提到一個詞——“克拉溢價”
克拉溢價
鉆石每逢5、10等整數,其價格會產生跳躍性上漲。如0.99克拉和一克拉鉆石的價格差距就很大,0.49克拉和0.5克拉鉆石價格同樣差距很大,這就是克拉溢價。
鉆石越重,“克拉溢價”越顯著。
所以說鉆石重量與價格密切相關,重量的增加會讓價格呈倍數增長。
在挑選鉆石重量時,如果嫌價格貴,可以舍棄重量為整數的鉆石,比如你想買1克拉鉆石,但價格比較貴,那么可以選一枚0.99克拉大小的,會便宜很多。
不同重量鉆石佩戴效果
以標準切割為前提,鉆石重量越大,尺寸越大。不同大小的鉆石佩戴效果有些區別。受物體之間的對比效果,手指尺寸越小,佩戴的鉆石會看起來越大。手指越粗,鉆石看起來會越小。
二、Colour(鉆石顏色)
鉆石顏色有三大系列:開普系列、褐色系列、彩色系列。
開普系列鉆石顏色等級
開普系鉆石包括無色透明、接近無色及淺黃色,是市場常見的無色系鉆石。
按照鉆石顏色的深淺,GIA(美國寶石學院)分別以“D”(透明無色,即從Diamond的第一個字母開始)至“Z”(黃色)等23個字母表示顏色等級。
D級:完全無色。最高色級,極其稀有。
E級:無色。僅僅只有寶石鑒來專家能夠檢測到微量顏色。
F級:無色。只有珠寶專家可以檢測到少量顏色。
G—H級:接近無色。和較高色級鉆石比較時,有輕微顏色。
I—J級:接近無色??蓹z測到輕微的顏色。
K—Z級:顏色明顯,火彩差。
為保證鉆石價值及視覺效果,我愛鉆石網不出售K級以下鉆石。
J之前(也就是D E F G H I級之前)的鉆石都是不錯的,不精心對比普通人不會覺得它們有顏色,尤其是單獨一顆鑲嵌。
挑選開普系列鉆石的顏色級別,30分及以下可以選擇I-J色的,一般肉眼看不到顏色存在,價格也相對便宜;50分-70分鉆石可對應挑選G-H色,1克拉及以上鉆石可選F以上色級。
褐色系列鉆石顏色等級
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強度的褐色鉆石,由淺至深。褐色系鉆石是近年來才興起的特殊鉆石顏色,這個色彩并不被大多數人喜愛,挑選這個色系的鉆石僅以個人喜好來定。
彩色系列鉆石顏色等級
除了常說的無色鉆,還有一些稀有的彩色鉆石,如粉鉆、紅鉆、藍鉆、綠鉆、黃鉆、黑鉆等。
彩鉆極罕見,其彩鉆顏色等級高低主要以飽和度(濃度)為判斷標準,分別有:Fancy Light(淡彩)、Fancy(彩)、Fancy Intense(濃彩)、Fancy Deep(深彩)、Fancy Vivid(艷彩)。
不同顏色的鉆石會在顏色級別上加色彩后綴,如,Fancy Intense Yellow(濃彩黃):
彩鉆顏色過淡,反而會看起來像低級別開普系鉆石。在彩鉆顏色等級上,應盡量挑選Fancy(彩)及以上級別。
三、Clarity(鉆石凈度)
在10倍放大條件下,鑒定師根據鉆石瑕疵特征的數量、大小、位置等劃分凈度等級。
鉆石內部特征:鉆石內部天然包裹體、生長痕跡和人為造成的特征。
鉆石外部特征:鉆石外部天然生長痕跡和人為造成的特征。
鉆石內外瑕疵特征類型有:
GIA將鉆石凈度級別分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十一個小級別。
GIA大證中附有鉆石凈度描述圖,其上標注了所鑒定鉆石的瑕疵分布位置及類型:
應盡量選擇SI及以上鉆石凈度級別,鉆石越大對凈度等級要求越高;鉆石瑕疵分布于邊棱處,可通過戒爪進行遮掩,讓鉆石表面看起來更干凈。
四、Cut(鉆石切工)
鉆石的璀璨火彩很大部分是由切工決定。若鉆石切工不良,即使有完美的凈度和成色,也可能看起來黯淡無光。
鉆石切工包含三個部分:
Symmetry(對稱性):指鉆石各切面的排列,對稱性的偏差使得射入的光線或鉆石本身存在的光線不按照設計的的路徑運動,導致漏光或光線反射效果差。
Cut(切磨):指鉆石各個部位相對鉆石腰部直徑的比值及主要切割角度。切割比例好壞,決定鉆石對光的反射與折射程度以及鉆石是否“出火”。
Polish(拋光度):拋光等級指鉆石表面的光滑度,比較差的拋光直接影響鉆石的光學效應。不平整的表面上,光線產生漫反射,造成鉆石切面的表面暗淡無色,發出渾濁不清或比較暗淡的光線。
鉆石切工中的Symmetry(對稱性)、Cut(切磨)和Polish(拋光度)均有5個級別,分別是:
Excellen(EX)理想:這種切工使鉆石幾乎反射了所有進入鉆石的光線。
Very Good(VG)非常好:可以使鉆石反射出和標準等級切工相似的光芒。
Good(GD)好:鉆石反射了大部分進入鉆使內部的光。
Fair(F)一般:鉆石反射的光線不及G級切工。
Poor(P)差:鉆石切工要么深而窄,要么淺而寬,光線易從邊部或底部逸出。
挑選鉆石時常聽到“3EX”等名詞,其中的3指的就是對稱、切工、拋光三個指標,3EX即三方面均達到EX(理想)級別;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推薦選擇3EX切工,最能顯鉆;想要大點的鉆石又預算不夠,也不要低于VG;P級的切工就不要選了,會漏光,令鉆石顯得灰撲撲。
附:鉆石切割比例
標準切割的圓形鉆石,每個部位都有大概的切割比例范圍,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冠高比(Crown Height):冠部高度相對腰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臺寬比(Table Diameter):冠部臺面寬度相對腰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全深比(Total Depth):冠部臺面到底尖的垂直距離相對腰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腰厚比(Girdle Diameter):腰部厚度相對腰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亭深比(Pavilion Depth):亭部深度相對腰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尖比(Culet Size):?尖直徑相對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冠角(Crown Angle):冠部主刻面與腰圍所在的水平面之間的夾角
亭角(Pavilion Angle):亭部主刻面與腰圍所在的水平面之間的夾角
結合GIA切工標準,網絡上流傳著一份關于鉆石切割比例及其對應切工等級的數據,可供參考:
在gia鑒定結果中達到EX等級的鉆石,其切工比例都是符合標準的;不必刻意追求鉆石各部位切割比例數據,太過苛刻反而難以挑選到合適的鉆石。
挑選鉆石并不是根據某一標準,比如你不能只看鉆石大小或者顏色等,而是要結合鉆石的克拉重量、顏色、凈度和切工(即鉆石4C),每一方面均對鉆石外觀效果產生影響。
4C等級高低決定鉆石的好壞和價格,綜合鉆石美觀度和價格,建議挑選的4C等級標準如下:
以上是為大家分享的鉆石4C挑選建議。
除4C外,鉆石的熒光現象、奶咖綠特征同樣是選購鉆石的關鍵。
五、鉆石熒光
“鉆石熒光”是鉆石在紫外線下的一種發光現象。大多情況下,是看不到熒光的,只有在比較強烈的陽光下,針對具有強熒光的鉆石,才能以肉眼感覺到熒光的存在。
鉆石熒光的強度等級分為none(無)、faint(微弱)、medium(中等)、strong (強)、very strong(非常強)等級別;
熒光等級為“強(S)”及以上級別時,可能給鉆石增加一種朦朧或者油膩的感覺,影響鉆石亮度。
一般來說,鉆石熒光越強,價格越低。
鉆石熒光等級對D-G色級,VS級以上凈度,大于50分的鉆石價格影響很大,中等熒光一般會令其價格降低5%-10%左右,強熒光令其價格降30%甚至以上,特別強熒光基本都要比無熒光的鉆石價格低35%左右;低于30分的鉆石,熒光的影響不明顯,所以有無熒光不會明顯其影響價格。
建議:盡量不要選擇“Strong"強熒光的鉆石,D-F顏色的鉆石建議選擇無熒光(N)或弱熒光(F),其顏色的可根據預算選擇;
六、奶咖綠鉆石
“奶鉆”:就是那些看起來不透亮,很渾濁的,泛白的鉆石,這種鉆石內部有白色霧狀包體,會嚴重影響鉆石火彩。
注意,這種“奶鉆”的凈度級別通常都是SI級(SI1、SI2)和P級,當選擇這些級別的鉆石時,如果看到其內部特征以cloud(云狀物)為主,那么奶鉆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咖鉆”:帶褐色調或棕色調,會降低色級和明亮度。
注意,咖色調嚴重的鉆石,GIA證書在顏色“Color Grade”里會有Brown標識,已經脫離了白鉆的分級。但是大部分咖鉆因為程度輕,沒有干擾分級體系,不會特別標注。
“綠鉆”:帶綠色調的鉆石,在可見光下可激發出淡褐綠色的熒光,會使鉆石發黃,干擾正常白色度判斷。
不建議買奶咖綠鉆石,雖然它們比正常鉆石便宜很多,但看起來也劣質很多。
由于奶咖綠鉆石很便宜,有些商家就利用這些低價“陷阱”來吸引消費者,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也都以為自己買到了便宜鉆石。而值得一提的是,我愛鉆石網裸鉆庫默認排除奶咖綠鉆石,為您避開這些選鉆“陷阱”。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