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2021年6月14日,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將舉行“Pierres Précieuses”珠寶展,以珍貴寶石為主題,共展出超過500件礦物、寶石、藝術品,以及超過200件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的典藏珠寶,闡釋礦物、寶石與珠寶之間的緊密關聯。
本次展覽共由3個單元構成:
第一單元揭示礦物形成的奧秘,并回顧人類探索礦物的歷史;
第二單元展示了寶石由地球深處孕育,經人類切割打磨,鑲嵌為華麗珠寶的過程;
第三單元致敬17世紀以來重要的寶石學家、珠寶商、收藏家等,突出巴黎在礦物學研究和珠寶藝術領域的重要地位。
寶石展品中最受矚目的是2組法國王室收藏,其中一組斯里蘭卡剛玉曾由法國國王 Louis XVIII 所擁有,共由15顆紅寶石、藍寶石和彩色藍寶石組成,總重75.8ct,其中8顆保留了原石晶體;另一組紫水晶原屬于法國皇后 Marie Louise,拆卸自1811年法國珠寶商 François- Regnault Nitot 為其訂制的飾品。
在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典藏珠寶中可以看到1920至1970年代的經典設計,涵蓋大顆粒寶石以及王室、貴族的訂制珠寶,例如鑲嵌96.62ct水滴形黃鉆的鳳凰胸針,為埃及 Faiza 公主定制的水滴形祖母綠項鏈、芍藥花隱密鑲嵌胸針,為埃及王太后 Queen Nazli 定制的鉆石項鏈等。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6日-2021年6月14日
展覽地點: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Grande Galerie de L’Évolution展廳
36 Rue Geoffroy-Saint-Hilaire, 75005 Paris, 法國
流紋巖與火蛋白石共生礦
藍寶石原石
分別重93.5ct和31.6ct。
藍色托帕石和茶晶共生礦
紅寶石和大理巖共生礦
產自緬甸抹谷(Mogok),擁有約3000萬年歷史。
金塊
重937.2克,產自馬達加斯加。
Le Château 石刻作品,by Roger Caillois,1970年
紫水晶裸石
采用橢圓形和階梯形切割,總重77.1ct,原屬于法國皇后 Marie Louise。
階梯型切割坦桑石裸石
剛玉,18世紀末-19世紀初
包括天然藍寶石、紅寶石原石,總重75.8ct,產自斯里蘭卡,原屬于法國國王 Louis XVIII。
碧璽原石裝置
Peony 鉑金胸針,1937年
花瓣由多面式切割紅寶石鑲嵌,使用隱密式鑲嵌工藝,花梗和葉片由圓形和長階梯形鉆石鑲嵌。這枚胸針曾經由埃及 Fawzia 公主收藏。
Fuchsia 鉑金胸針,1968年
隱密鑲嵌紅寶石,點綴水滴形、圓形和階梯形切割鉆石。
鉑金項圈,1929年
墜有10顆水滴形弧面切割祖母綠,點綴圓形、方形和長階梯形切割鉆石,是為埃及 Faiza 公主定制的作品。
Cravate 鉑金項鏈,1954年
鑲嵌圓形切割藍寶石,圓形切割和長階梯形切割鉆石。
Bouquet de Bleuets 金質胸針,1938年
鑲嵌圓形切割紅寶石和紫玉髓。
Gladiateur 金質胸針,1956年
鑲嵌巴洛克珍珠,點綴紅寶石、祖母綠和鉆石。
Oiseau 金質胸針/掛墜,1971年
鑲嵌一顆96.62ct的水滴形切割黃鉆「Walska Briolette」,達到 Fancy Vivid Yellow 色級,點綴弧面切割藍寶石、水滴形切割祖母綠,小顆黃鉆和鉆石。
項鏈,1939年
鑲嵌超過700顆長階梯形切割和圓形切割鉆石,由埃及王太后 Queen Nazli 定制。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