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率
比率(亦稱之為比例)是指以平均直徑為百分之百,其他各部分相對它的百分比。
平均直徑。直徑是指鉆石腰部水平面的直徑,其中最大值稱為最大直徑,最小值稱為最小直徑,二者的算術平均值稱為平均直徑。
比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比值:
• 臺寬比:臺面寬度相對平均直徑的百分比,臺寬比=臺面寬度/平均直徑*100%
• 冠高比:冠部高度相對平均直徑的百分比,冠高比=冠部高度/平均直徑*100%
• 腰厚比:腰部厚度相對平均直徑的百分比,腰厚比=腰部厚度/平均直徑*100%
• 亭深比:亭部深度相對平均直徑的百分比,亭深比=亭部深度/平均直徑*100%
• 底尖比:底尖的最大直徑與平均直徑的百分比,底尖比=底尖直徑/平均直徑*100%
• 全深比:底尖到臺面的垂直距離與平均直徑的百分比,全深比=全深/平均直徑*100%
還有兩個角也是極為重要的,它們是:
• 冠部角,冠部主刻面與腰圍所在的水平面之間的夾角
• 亭部角,亭部主刻面與腰圍所在的水平面之間的夾角
鉆石比率分級表
二、修飾度
修飾度指對鉆石拋磨工藝的評價,即指鉆石切磨工藝優劣程度,是評價鉆石切工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修飾度通常包括拋光質量和對稱性偏差兩個方面的內容。
• 拋光質量:包括鉆石表面的拋光紋和燒痕兩項。
• 對稱性偏差:對稱性偏差是指拋光鉆石在對稱性方面出現的問題。常見對稱性偏差問題包括:
①不圓:
從不同的位置測量,鉆石腰部直徑不等。鉆石腰圍不圓是較常見的現象,一般來說,腰圍的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之間相差超過平均直徑的百分之二,即視為不圓。
②冠部與亭部刻面尖點不齊:
從腰部觀察,冠部刻面的交匯點與亭部刻面的交匯點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這種偏差是由于在打磨上下主刻面時,旋轉角度不同而使上、下相應的主刻面發生錯位,進而導致其他的刻面及其交匯點發生錯動。
③刻面尖點不夠尖銳:
刻面的棱線沒有在適當的位置上交匯成一個點。最常見的是冠部與亭部主刻面的棱線在腰圍處呈開放狀或提前閉合,造成這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在打磨刻面時角度掌握不當。
④同名刻面大小不均等:
在同一顆鉆石上,同名刻面大小不均一。其中以冠部刻面大小不均一較為嚴重。
⑤臺面傾斜:
正常情況下,鉆石的臺面和腰圍所在平面應是平行的。但如果切磨失誤,會造成臺面和腰平面不平行,這兩個平面呈一定的夾角,這種偏差是較嚴重的修飾偏差,可影響鉆石的亮度和火彩。
⑥波狀腰:
所謂波狀腰是指腰圍所在的平面不是一個與臺面平行的平面,而呈上下波浪起伏狀。
波浪腰會造成鉆石的“領結效應”。“領結效應”是指由于波狀腰造成亭部角度變化,在亭部相對應的兩個方向上漏光,出現的黑暗區域,形似領結。
⑦骨狀腰:
腰圍的最大厚度有規律的變化或更確切的說相鄰兩個腰圍最大厚度相差較大,形似一頭粗大一頭細小骨骼狀。
骨狀腰會導致單翻效應,從臺面觀察鉆石的亭部刻面出現明暗相間的現象。
⑧錐狀腰圍:
錐狀腰圍是指鉆石的腰圍不是一個圓柱體,而是錐體。錐狀腰圍是由于冠部或亭部比例不當,主要是冠部過高或亭深過大時對鉆石進行重新切割時造成的。
之所以將腰圍切割成錐狀,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有質量。在10倍放大鏡下從冠部或亭部觀察鉆石的錐狀腰圍呈一個“白色的輪圈”狀。
⑨臺面偏心:
臺面偏心是指臺面不居中,向邊部偏離。臺面偏心將直接導致同名刻面大小不等,同時也會影響臺寬比的目估。
⑩底尖偏心:
從側面觀察鉆石,底尖不在中心對稱點上,從臺面觀察底尖偏離臺面中心點。
?額外刻面:
規定刻面以外的所有多余的刻面都稱為額外刻面。額外刻面是由于切割不當造成的,通常多出現在腰部附近的亭部或冠部。當額外刻面從鉆石的臺面觀察看不到時,通常對其切工影響不大,而能從冠部觀察到的額外刻面不僅影響鉆石的切工,甚至會影響到鉆石的凈度級別。
在10倍放大鏡下將修飾度級別分為:很好、好、一般三個級別;
• 很好:僅有拋光紋。
• 好:僅有拋光紋、不圓,或僅有不圓。
• 一般:除上述兩項,還有其他偏差。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