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8月14日,卡地亞Cartier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珠寶展,共呈現超過300件19世紀至今的珠寶、鐘表、器物、配飾及歷史檔案,以4個篇章探索女性與珠寶之間的特殊紐帶,同時展現中國藝術對 Cartier 珠寶設計的深遠影響。
皇室與貴族女性:優雅與名望
講述皇室及貴族女性在19世紀 Cartier 發展初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件1907年為法國公主 Marie Bonaparte 定制的鉆石和珍珠冠冕,流露出花環風格(Garland-Style);一件1924年制作的鉆石頭飾裝飾輕盈靈動的羽毛,為迎合1920年代女性流行的短發造型。
鉑金冠冕,by 卡地亞Cartier,1907年
鑲嵌鉆石和天然珍珠。由瑪麗·波拿巴公主收藏。
金質頭飾,by 卡地亞Cartier,約1924年
運用鉑金、白金和玫瑰金制作,鑲嵌水滴形切割、圓形切割和水滴形 Briolette 切割鉆石,搭配白色羽毛。
女性新姿:打破傳統
凸顯 Cartier 在女性解放的歷史潮流下創作的先鋒珠寶作品——例如溫莎公爵為夫人定制紫水晶項鏈,美國名媛 Barbara Hutton 定制設計的翡翠珠項鏈,以及自由鳥胸針、獵豹胸針、虎形耳夾等自然主義風格珠寶。
金質項鏈,by 卡地亞Cartier,1934年
項鏈由翡翠珠串成,飾扣運用鉑金和黃金制作,鑲嵌鉆石和紅寶石。由美國零售商伍爾沃斯百貨繼承人芭芭拉·赫頓收藏。
金質項鏈,by 卡地亞Cartier,1947年
鑲嵌心形和祖母綠型切割紫水晶,弧面切割綠松石,長階梯形切割和圓形切割鉆石,鑲座采用黃金和鉑金制作,由溫莎公爵為夫人委托 Cartier 訂制。
獵豹夾式胸針,by 卡地亞Cartier,1949年
運用鉑金和白金制作,主石為一顆藍寶石,鑲嵌鉆石。
自由鳥胸針,by 卡地亞Cartier,1944年
運用鉑金和黃金制作,鑲嵌藍寶石、青金石和乳石。
黃金虎形耳夾,by 卡地亞Cartier,1961年
鑲嵌鉆石、祖母綠和縞瑪瑙。由美國零售商伍爾沃斯百貨繼承人芭芭拉·赫頓收藏。
好奇尚異:跨文化靈感
探索中國和世界藝術如何激發 Cartier 的創作靈感——最重要的一件展品是一件制作于1928年的螺鈿工藝化妝盒,通過珍珠母貝、珊瑚、翡翠鑲嵌再現 Louis Cartier 私人收藏的康熙五彩庭院仕女瓷盤圖案,另一件鉆石吊墜則巧妙以道家太極陰陽紋飾為主題。
中國風格化妝盒,by 卡地亞Cartier,1928年
運用鉑金和黃金制作,采用螺鈿制作工藝,鑲嵌珊瑚、藍寶石、綠松石、縞瑪瑙、東陵玉、玉、綠色螢石、祖母綠和鉆石,飾以黑色琺瑯。
瑞獸手鐲,by 卡地亞Cartier,1954年
運用鉑金和白金制作,鑲嵌鉆石和珊瑚。
陰陽吊墜,by 卡地亞Cartier,1919年
運用鉑金和黃金制作,鑲嵌鉆石、祖母綠、紅寶石和縞瑪瑙,飾以黑色琺瑯和黑色絲繩。
鉑金胸針,by 卡地亞Cartier,1920年
鑲嵌鉆石、祖母綠、紅寶石、縞瑪瑙。
非凡女性:璀璨新傳奇
聚焦 Cartier 珠寶與現代女性之間的密切關系——展品來自多位重要杰出女性的私人珍藏,包括香港女企業家何超瓊收藏的泰姬陵祖母綠冠冕,緬甸蒙巴頓勛爵夫人珍藏的 Tank Chinoise 腕表,摩納哥王妃 Grace Kelly 的鉆石訂婚戒指等。
鉑金冠冕,by 卡地亞Cartier,1919年
鑲嵌鉆石。演員及作家林青霞收藏。
鉑金冠冕,by 卡地亞Cartier,1906年
鑲嵌鉆石和天然珍珠。演員劉嘉玲收藏。
泰姬陵祖母綠冠冕,by 卡地亞Cartier,2012年
運用鉑金制作,鑲嵌鉆石和雕刻祖母綠,可拆卸為胸針佩戴。女企業家何超瓊收藏。
鉑金訂婚戒指,by 卡地亞Cartier,1956年
鑲嵌鉆石。摩納哥親王宮珍藏。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2023年4月14日-2023年8月14日
展覽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第八展廳)
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