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主要結構有以下6種:
1、毛氈狀隱晶質變晶結構:這是和田玉最典型的一種結構(圖版I-1),表現為:透閃石顆粒非常細微,粒度在光學顯微鏡下無法分清其輪廓,大小均一,交織成毛氈狀。具有該結構的和田玉表現為細潤而且致密,是優質和田玉所具備的特性。該結構在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中均可見到,與和田玉質地緊密相關;
2、顯微纖維一隱晶質變晶結構:指由纖維狀透閃石和隱晶質透閃石組成的結構,其中纖維狀透閃石呈弱定向排列;
3、顯微纖維變晶結構:透閃石多呈纖維狀聚集,大致平行分布;
4、顯微片狀隱晶質變晶結構:指主要由片狀透閃石和隱晶質透閃石組成的結構(圖版I-2),其中片狀透閃石的含量不高,具有弱定向性。肉眼觀察手標本時,片狀透閃石表現為斑點狀雜質;若大量存在,則會影響玉石的質量,在琢磨時需要剔除,故具有該結構的玉石質地一般較差;
5、顯微片狀變晶結構:透閃石顆粒呈葉片狀分布(圖版I-3),具有該結構的玉石質地一般較粗,甚至無經濟價值;
6、放射狀或帚狀變晶結構:該結構在和田玉中較少(圖版I-4),是纖維變晶結構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表現為透閃石纖維顆粒聚集成帚狀,并伴有微弱的波狀消光現象。推斷可能是在氣水溶液熱變質的條件下,透閃石圍繞中心強烈向四周急速生長,結晶成放射狀。
和田玉還具有下列不常見的交代殘余結構:
1、殘縷結構:包裹在變斑晶或變晶透閃石中的殘余礦物(圖版I-5),與基質中同種殘余礦物沿變余層理內外斷續相連。這種結構表明,在變斑晶或變質礦物原地重結晶末完全吸收和排除掉原巖相應組分、而在應力不強、反應不充分的環境下形成,它為我們分析和田玉變質作用環境及條件提供了有效的證據;
2、交代冠狀結構:表現為片狀透閃石沿被交代的白云石殘骸的晶體邊緣有規律的排布(圖版I-6),證明了白云石在含熱水溶液的參與下,在晶體粒間經過交代作用形成軟王,即白云石+SiO 2+H20(汽)+透閃石。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