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形pear
也稱淚滴鉆,此琢型在世界著名鉆石中大約占去1/5。“庫里南”一號和三號,都是梨形鉆,長寬比以1.50:1-1.75:1為佳。外形輪廓要求兩側翼對稱,領結效應清晰,尖角無缺損,鑲嵌佩戴要特別注意保護尖角部分。
馬眼marquise
也稱欖尖鉆,素有“琢型王后”之稱,其特點在兩端尖角處,能將內含物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處的閃亮度極高,如果加工精湛,其火彩超過包括圓鉆在內的所有琢型和磨工。外形輪廓要求尖角對稱,無缺損,有領結效應,長寬比以1.75:1-2.25:1為佳。
心形heart
琢磨的比例和角度基本同圓鉆。適用于形狀不規則且整體較扁的原石,原處凹槽位置的內含物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鉆石凈度,但此種切工原石留存率較低。輪廓要求兩側翼對稱,形狀飽滿。
祖母綠型emerald
有現代異彩鉆中的“灰姑娘”之美譽。外形呈矩形,冠部和亭部較扁,底尖收成線狀,其特點為原石留存率高(60%-70%),但較難遮眼內含物,因此對鉆石精度要求較高。外形輪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線面必須嚴格平行。
橢圓鉆oval
世界排行第十一的“維多利亞”(184.50ct)鉆石和著名的“光之山”(108.93ct)均為橢圓鉆。橢圓鉆有標準和瘦長兩款。前者長款比為1.3:1-1.5:1,加工工藝是普通圓鉆的延伸;后者長寬比為1.5:1-2.0:1,工藝流程與馬眼鉆近似。外形輪廓要求肩部對稱。其特點為原始留存率高(50%-60%)。
雷蒂恩 Radiant Cut
為祖母綠切工和圓明亮形切工明的混合型,它兼顧了祖母綠切工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狀,也擁有如圓明亮型切工的優秀光芒表現。Radiant切工適合略顯長方,四角有破損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較高。
方形square
由比利時工匠發明,出成率可達60%-62%,它的改良形式兼有階梯型切工特別,可歸類于混合型。通常有76個刻面,但也有57、61、101或144個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為E.F.D鉆石公司注冊專利切工,即公主方。是近年來較受歡迎的異形鉆之一
墊型cusion
墊型擁有不錯的閃爍火彩。特點為臺面較小,其他刻面偏大,薄腰圍,整體較扁平,并且底尖為小刻面切磨,則從臺面觀察鉆石內部可見一個“空洞”。 從1830年起,鉆石有將近一世紀的時間運用且只運用這種切工,包括許多世界聞名的鉆石,如:Hope 、Regent等。
我愛鉆石網——推薦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