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佩玉為美,黃金有價玉無價。玉埋藏地下幾萬年或是上億年,玉中含有大量礦物元素,所以人們常說人養玉 ,玉養人?!◆浯?,Jade 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顏色呈翠綠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
翡翠的定義
翡翠的名稱來自鳥名,這種鳥的羽毛非常鮮艷,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雌性的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合稱翡翠,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說古代“翠”專指新疆和田出產的綠玉,翡翠傳入中國后,為了與和田田綠玉區分,稱其為“非翠”,后漸演變為“翡翠”。
翡翠的物理化學性質
1.化學成分:硅酸鹽鋁鈉—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2.礦物成分:以硬玉為主,次為綠輝石、鈉鉻輝石、霓石、角閃石、鈉長石等。
3.結晶特點:單斜晶系,常呈柱狀、纖維狀、氈狀致密集合體,原料呈塊狀次生料為礫石狀
4.硬度:6.5—7
5.解理:細粒集合體無解理;粗大顆粒在斷面上可見閃閃發亮的“蒼蠅翅”
6.光澤: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高檔品皆為玻璃光澤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對密度:3.25——3.40,點測法為3.33克每立方厘米
9.折射率:1.66
10.顏色:顏色豐富多彩,其中綠色為上品,按顏色可分為三種類型;①皮類顏色;指翡翠最外層表皮的顏色,其形成與后期風化作用有關。這類顏色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紅色、黃色和灰色,其特點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狀。紅色常稱為翡;②地子色:又稱“底子”顏色,有底色之意,指綠色以外的其他顏色,為深淺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綠類顏色;指翡翠的本色,這類顏色的特點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綠色。有時綠中包含著黑色。綠色常稱為翠.
11.發光性:淺色翡翠在長波紫外光中發出暗淡的白光熒光,短波紫外光下無反應。
翡翠的文化
翡翠文化底蘊深厚,中國人講的玉文化、溫潤、中庸等觀念都非常符合東方人的風格,而且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佩帶翡翠。翡翠,自古以來就蘊涵著神秘東方文化的靈秀之氣,有著“東方綠寶石”的美譽,被人們奉為珍貴的寶石。”穿金顯富貴、戴玉保平安”,天精地髓·真玉世家的翡翠吉祥圖案生動逼真,多種多樣,素材包括人物、器物、動物、植物等,表現內容有祈求福壽吉祥、平安如意、多子多孫、升官發財、喜事連連等。在中國古代,玉乃是國之重器,祭天的玉壁、祀地的玉琮、禮天地四方的圭、璋、琥、璜都有嚴格的規定。玉璽則是國家和王權之象征,從秦朝開始,皇帝采用以玉為璽的制度,一直沿襲到清朝。漢代佩玉中有驅邪三寶,即玉翁仲、玉剛卯、玉司南佩,傳世品多有出現。漢代翡翠中“宜子孫”銘文玉璧、圓雕玉辟邪等作品,都是祥瑞翡翠。唐宋時期翡翠某些初露端倪的吉祥圖案,尤其是玉雕童子和花鳥圖案的廣泛出現,為以后吉祥類玉雕的盛行鋪墊了基礎。遼、金、元時期各地出土的各種龜蓮題材的玉雕制品就是雕龜于蓮葉之上。
在明代、尤其是后期、在翡翠雕琢上,往往采用一種“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圖案紋飾。清代翡翠吉祥圖案有仙人、佛像、動物、植物,有的還點綴著祿、壽福、吉祥、雙喜等文字。清代翡翠中吉祥類圖案的大量出現、流行,實際上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當時社會人們希望借助于翡翠來祝福他人、保佑自身、向往與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態。玉是中國人手中的寶,更是心中的魂。金銀有價玉渡有緣。天精地髓天然翡翠產品形式新穎,品種齊全,品質一流,包括玉佛、如意、平安扣、竹節、長命鎖、福豆、貔貅等等。寓意豐富,如百年好合、龍鳳呈祥、福壽雙全、狀元及第、連升三級、吉祥如意等。
翡翠的等級劃分
評價翡翠有“地”、“好水”、“翠得好”等術語。“地”指翡翠中其他顏色,玉少翠多為上品;“好水”指翡翠質地細嫩潤滑,通透清澈,晶瑩凝重,碧亮喜人,也稱翡翠戒指之為“俏”,反之稱“水差”;“翠得好”當合“濃、陽、正、和”四字,“濃”是指濃而不淡,如雨后冬青,“陽”是指鮮艷明亮,“正”指無雜色、邪色相混,“和”是指翠得均勻無深淺之分,反之則稱“淡、陰、邪、花”。
透明度
T1/透明 | T2/亞透明 | T3/半透明 | T4/微透明 | T5/不透明 |
顏色類別
無色 | 綠 | 紅-黃 | 紫 | 其它 |
色調:G=綠 | yG=綠(微黃)| bG=綠(微藍)
彩度:Ch1=極濃 | Ch2=濃 | Ch3=較濃 | Ch4=較淡 | Ch5=淡 |
明度:V1=明亮 | V2=較明亮 | V3=較暗 | V4=暗 |
質地級別
Te1/極細 | Te2/細 | Te3/較細 | Te4/較粗 | Te5/粗 |(注:質地影響翡翠的美觀及牢固度,質地越細膩越均勻,翡翠 品質越高。)
凈度級別
C1/極純凈 | C2/純凈 | C3/較純凈 | C4/尚純凈 | C5/不純凈 |(注:翡翠凈度取決于翡翠所含雜質礦物的多少及裂隙的程度。越純凈的翡翠越稀少,凈度越高。)
翡翠價值的鑒別
對所鑒定的翡翠玉件在肯定是天然翡翠的前提下,按照5C2T標準:成分(Composition)、顏色(Color)、凈度(Clarity)、切工(Cut)、重量(Carat)、透明度(Transparency)、結構(Texture)劃分品級及價格檔。翡翠是玉石之冠,高檔翡翠在各拍賣會上不斷創造令人驚嘆的天價,所以仿冒天然翡翠的B、C貨及其他仿冒品層出不窮,令正牌的商家、消費者及檢測人員傷透腦筋,各位玩友在實際選購翡翠的時候要特別留意。
(1)翠性:
不論翡翠原料或成品,只要在拋光面上仔細觀察,通常可見到花斑一樣的變斑晶交織結構。在一塊翡翠上可以見到兩種形態的硬玉晶體,一種是顆粒稍大的粒狀斑晶,另一種是斑晶周圍交織在一起的纖維狀小晶體。一般情況下同一塊翡翠的斑晶顆粒大小均勻。
(2)石花:翡翠中均有細小團塊狀,透明度微差的白色纖維狀晶體交織在一起的石花。這種石花和斑晶的區別是斑晶透明,石花微透明至不透明。
(3)顏色:
翡翠的顏色不均,在白色、藕粉色、油青色、豆綠色的底子上伴有濃淡不同的綠色或黑色。就是在綠色的底子上也有濃淡之分。
(4)光澤:
翡翠光澤明亮,拋光度好,呈明亮、柔和的強玻璃光澤。
(5)密度和折射率:
翡翠的密度大,在三溴甲烷中迅速下沉,而與其相似的軟玉、蛇紋石玉、葡萄石、石英巖玉等,均在三溴甲烷中懸浮或漂浮。翡翠的折射率為1.66左右(點測法),而其它相似的玉石均低于1.63。
(6)包裹體:翡翠中的黑色礦物包裹體多受熔融,顆粒邊緣呈松散的云霧狀,綠色在黑色包裹體周圍變深,有"綠隨黑走"之說。
(7)托水性強:即在翡翠成品上滴上一滴水,水珠突起較高。
總之,翡翠主要的識別特征是:顏色不均,綠色走向延長;帶油脂的強玻璃光澤;變斑晶交織結構;有涼感,在查爾斯鏡下顏色不變。
翡翠的產地
世界上超過90%的翡翠產于緬甸,日本新潟縣以及北陸沿海,危地馬拉、美國、俄羅斯也有出產。全世界已探明寶石級的翡翠原料僅產于緬甸北部克欽邦密支那地區。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