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于恐龍在地球上出現之前,鉆石已在地殼深處的高溫及壓力之下形成。鉆石其后隨火山熔巖被急速推至地球表面,并經歷大自然各種風化現象---包括流水、強風及嚴寒天氣---然后再次被埋藏在泥土中,后經地殼的變遷與流水的沖刷,鉆石出現于古河流形成的礦沙沖擊層。
3000年前的印度世界上第一枚鉆石在印度的一條叫克里希納的河谷內被發現。直到十八世紀之前,巨富的印度歷代君王是世界上唯一的鉆石供應者。從公元前四世紀到公元十八世紀初,印度一共生產了約300萬克拉的原鉆。這也是鉆石為什么以"克拉"作為計量單位的原因。古印度生長一種奇特的樹,這種樹每顆樹籽的重量基本相同,每粒正好是0.2克.由于鉆石稀世罕見、重量有限,聰明的印度人便用這種樹的樹籽“克拉”作為鉆石的重量單位。鉆石的重量計單位是克拉(CT),1克拉=0.2克,1克拉=100分。
1477年,奧地利馬克西米連大公在與法國的瑪麗公主定親前,接到公主的一封來信,內文寫道:定親之日,公主必須戴上鑲有鉆石的指環。由此,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第一枚結婚鉆戒就此戴在瑪麗的手指上,從此鉆戒作為定情信物。拱形鉆石,是今天方鉆的前身,被用來鑲成哥德式M字母,系永結同心的象征。其后,鉆石便成美麗及永恒愛情的象征,也因此而俘獲了無數女人的心。
十六世紀 在結婚儀式上交換結婚鉆戒風俗要趨于成熟。鉆石深遠的內涵與玲瓏剔透的外表,令它成為定情及婚禮不可或缺的信物。16世紀是文藝復興最為興旺的階段,自由、幸福、平等被著力宣揚,大膽追求愛情是其中重要的主題。文豪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中將愛的真、善、美渲染盡致:“我的眼睛享有你外表的儀態,我的心,占有你的內心的愛。”“只要人還能呼吸,眼睛能看清,我的愛就將流傳并給你生命。”愛是文學中最有生命力的主題,也是愛締造了結婚鉆戒。約于1600年,意喻合二為一的雙環戒指出現,就是以緊握的雙手代表信心的。指環的末端是一雙手,兩手相握時,指環便合二為一。“兩手相系一心,互相連結,是我們熟悉的標記。”此戒名叫“愛的蜜語”,此話來自英國詩人韋茲。1525年,馬丁路德和加德林波娜結婚時,就是佩戴這種雙環戒指。
十七世紀 伴隨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新的意識形態紛紛出現,彌爾頓的詩歌、莫里哀的戲劇都反映這些新思潮。而對于愛情的頌揚一直未有間斷。此間的結婚鉆戒還刻有文它,諸如:“神配俁的,人不可分開。”十七世紀的戒指更典雅樸實,眾多的鉆石圍以黑色或藍色閃耀琺瑯的設計,皆擁有其溫婉及尊貴的品格。詹姆士二世——斯圖亞特王子的婚禮,王子以雙親的婚戒套在新娘子波蘭公主的指上,時為1719年。
18世紀中葉,繁復花巧的裝飾成為時尚,心型的主題林林總總,用無色和有色的鉆石鑲成,有用箭貫穿的,有兩心相連的,有加冠的,也有用愛人的繩結相連的。同時切割工藝和鑲制工藝的進一步提高使鉆石的光芒更加璀粲。愛的題詩已被挪到戒環外部,以表達幸福美滿的心態,而不再僅是以前肅穆的情感。1815年,安娜貝納米賓和詩人拜倫結婚時,選擇了“無懼”兩個字刻在婚戒的外部。
發展至今
從結婚,到結婚周年紀念日,相愛的男女都用鉆石來表達情意,一只鑲滿鉆石的圓形戒指,說的是“我倆的愛情沒有盡頭”,代表永恒之愛(這個源自西方的傳統亦為東方人所接納),人們以鉆戒作為愛的獻禮已蔚然成風。人們還將結婚60周年或75周年稱為鉆石婚,也將鉆石作為四月的生辰石。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