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眾多知名鉆石中,沒有一顆名鉆不是攜帶者歷史,在我們的“名鉆系列”所介紹的所有鉆石中,這枚Koh-i-noor(可依奴)巨鉆具有最神秘的過去。它的起源不明確,充滿了神秘感,這也引起了幾個世紀以來關于它前任主人的論辯。
Koh-i-noor(可依奴)被認為曾屬于統治印度的第一任Mogul當權者Babur。它的價值據說是十六世紀早期 “全世界每日消費的一半”。據稱,這顆鉆石在1739年印度德里北部的Karnal之戰后被命名。剛剛擊敗了統治印度的Mogul當權者 Nader Shah在交換頭巾的儀式中擁有了這枚鉆石。當時Nader Shah第一次看到這枚鉆石,他大聲宣告:Koh-i-noor(可依奴),意為“光之山”。在不斷被充當為戰利品,來回輾轉并幾經易主之后,這枚鉆石終于在1849年英國征服Punjab之際被維多利亞皇后所擁有。
1850年 Koh-i-noor(可依奴)剛來到英國時,據稱有186.10克拉,切割工藝不良,橢圓形的桌面和四個不均等的刻面,被鑲嵌在一個臂飾上。1852年, Albert王子的大力建議下,它被重新切磨獻給維多利亞女王,這讓它在重量上損失了近43%。現在它重達105.60克拉,改良式的橢圓形明亮式切工,鑲嵌在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1937年的加冕所打造的鉑金皇冠的馬耳他十字架(Maltese Cross)上。環繞這顆寶石的眾多傳說之一是,Koh-i-noor(可依奴)只能被女王或者皇后所佩戴,因為它會給男性佩戴者帶來壞運氣。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