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褐色鉆石的命運相似,黑色鉆石也曾一度被鉆石家族排除在外。在1928年出版的《Diamond: A Descriptive Treatise》書中,作者J.R. Sutton這樣寫道:“普通黑鉆和黑色蜜蠟相差無幾。關于黑鉆是否屬于珍貴寶石這點一直存在著爭議。”即使到了近代,人們對于黑鉆的負面印象依舊根深蒂固。
圖片由來自GIA的Robert Weldon拍攝,珠寶由Ricardo Basta提供
其實有的時候,黑色也不是總代表嚴謹和嚴肅。這款來自Ricardo Basta的鉑金熊貓胸針,搭配鑲嵌無色鉆石、黑鉆、玉以及黑石髓,頗具玩味。
Le Vian鉆石戒指,圖片均來自于D’Orazzio.
之后,一批富有天賦的設計師開始著手于黑鉆珠寶的設計。就這樣,黑鉆的形象在人們心中發生了轉變。他們意識到黑鉆能在一件珠寶作品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并以此彰顯個性。此外,他們也意識到經典的黑白組合永不過時(比如無色鉆石和鉑金)。
圖片由來自GIA的Robert Weldon拍攝, 珠寶由Nanci Knott & Co 提供
這套黑白鉆石戒指和耳環在珠寶行業最大的交易盛會之一 -- JCK Las Vegas 2014(2014年拉斯維加斯國際珠寶展)上展出。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黑鉆吧。天然顏色的黑鉆,其顏色成因在于其內部大量的深色內含物,典型為密集分布的微小石墨、磁鐵礦、赤鐵礦和原生鐵等內含物。而人工處理的黑鉆可在輻射后呈現近似黑色的墨綠色,或者亦可通過高溫低壓的熱鍛處理將觸及鉆石表面的裂隙石墨化。
圖片來自Karin Jamieson Jewelry
這款經氧化處理的純銀戒指上鑲嵌由18K黃金包鑲的大顆棕色石英,戒圈上鑲滿黑鉆。
天然顏色黑鉆的切磨和拋光極具挑戰,因其為多晶體或是鉆石的聚晶,所以晶體生長模式不規則。而拋光的難度在于,其內部大量的石墨內含物以及表面的缺口可能會造成白點。因此,天然顏色黑鉆在通過切磨輪時容易破裂。相較于無色鉆石,工匠需要花更多時間在黑鉆的刻面打磨上,而其成品也更易受損。有時,黑鉆中的透明區域會被不透明深色內含物環繞。但一般而言,顏色均勻的黑鉆更受歡迎。
圖片由來自GIA的John I. Koivula 拍攝
像這種表面帶有許多肉眼可見裂紋的天然顏色黑鉆十分常見。
鑒于天然顏色的黑鉆的切磨和拋光頗具難度,制造商們往往通過輻射改變工業等級的鉆石顏色,使其呈現黑色。常見的人工處理方式有高溫加熱處理,通過核反應器進行伽馬射線輻射,或通過離子加速器進行離子注入。
圖片由來自GIA的Robert E. Kane 拍攝
在強光照射下你會發現,經人工輻射處理后看上去是黑色的鉆石,在其較薄且相對透明的邊緣往往呈現墨綠色。
天然顏色的黑鉆尤為稀有。商家應當告知消費者寶石是否經過人工處理。但針對黑鉆,你要有心理準備它們大多數都經過人工處理。
圖中67.5克拉的Black Orloff 鉆石也許是目前最著名的天然黑鉆。它被圓形、單翻式長梯形鉆石圍繞,鑲嵌于一枚鉑金胸針上。
正考慮購買黑色鉆石?首先你一定要了解其顏色是天然形成還是經過人工處理的。一份來自獨立鑒定所,如GIA,出具的分析能幫助你自信地做出購買決定。所以在購買時千萬別忘了索取鑒定證書!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