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維琴察珠寶博物館」(Museo del Gioiello Vicenza)剛剛宣布了2017年至2018年的新一期珠寶展品,共呈現400件來自不同博物館、珠寶商和私人的珠寶收藏,覆蓋了前羅馬鐵器時代的古董首飾、19世紀的天主教王冠、新藝術風格項圈、當代的3D打印珠寶等不同時期的作品。
本輪展覽為期2年,共設有9個不同主題的展廳,呈現象征符號、護身符、功能珠寶、高級珠寶、藝術家作品、時尚元素、當代設計、浮雕珠寶和未來設計。每一座展廳的珠寶都由一位不同職業的策展人獨立挑選,如「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長 Glenn Adamson、Van Cleef & Arpels 總裁 Nicolas Bos 等。
早期的古董展品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域的特殊信仰、審美、與宗教傳統,例如17世紀的「九星寶石」臂環,鑲嵌9顆不同的彩色寶石構成印度傳統的護身符;制作于1870年的手鐲以龐貝古城的壁畫為靈感,通過馬賽克工藝來模仿壁畫上的圖案;1900年的「主保圣人」王冠則運用了華麗的寶石鑲嵌,托起頂端的橄欖石十字架。
20世紀的作品集中于自然主題的呈現——1956年的紅寶石花朵胸針展示了 Van Cleef & Arpels 的標志性的隱秘鑲嵌工藝;Jean Schlumberger 設計于1960年的栗子花胸針嫻熟地運用了彩色寶石;David Webb 完成于1962年的白玫瑰胸針則呈現了出色的寶石雕刻技藝。
當代珠寶則嘗試更新穎的佩戴方式和寶石材質,比利時設計師 Martin Margiela 就使用樹脂來制作手鐲的基座,鐲壁上嵌有不同晶體造型的人工水晶,形成醒目而夸張的視覺效果。
展覽時間:2017年-2018年
展覽地點:維琴察珠寶博物館(Museo del Gioiello Vicenza)
Piazza dei Signori, 36100 Vicenza, Italia
臂環,印度,17世紀
這枚臂環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護身符,鑲嵌九星寶石——紅寶石、藍寶石、托帕石、祖母綠、鉆石、珍珠、珊瑚、鋯石和虎睛石,底座采用黃金制作,并運用內填琺瑯工藝。
蛇形胸針,維琴察,19世紀早期
這枚蛇形胸針的靈感來自「共濟會」,采用鋼、黃金和玫瑰金制作,鑲嵌鉆石、藍寶石、紅寶石和紫水晶。
馬賽克手鐲,by Gioielleria Cesare and Enrico Tombini,羅馬,1870年
這枚手鐲的靈感來自赫庫蘭尼姆和龐貝古城的壁畫,采用雙層結構設計,表面為微型馬賽克工藝制作的壁畫,底層隱藏有「ROMA」字樣。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