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家公司均隸屬于DPA(鉆石生產者協會)。經測算,每產出1ct成品鉆石(天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60kg(該結論由 S&P 集團下屬的 Trucost ESG 分析公司得出)。與此相比,每生產1ct成品鉆(實驗室人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為511kg。
近幾年來,就“哪類鉆石更有益于環境”的問題,業內一直爭論不斷。很多人造鉆石廠家均在宣傳中表示,人造鉆石對環境的危害更小。四月份,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向一些人造鉆石經銷商提出警告(詳見本號往期刊文),在未經認證的情況下,不許使用“生態友好”、“關注生態”或“可持續性”等字眼。
DPA CEO Jean-Marc Lieberherr 在上周四的一份申明中說:“這份獨立的報告打破了之前的陳詞濫調和誤解,并指出了下一步的挑戰,從而使行業不斷發展和改進。”
DPA的成員們已經紛紛設定了碳減排的新目標,DPA方面也將進一步控制其工作進展,以使其滿足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oals)的規定。
此次的報告題目為《大規模鉆石開采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The Socioeconomic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Large-Scale Diamond Mining)。
Trucost公司同時指出,鉆石礦業公司將一共帶來大約160億美元等值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優勢。
該報告的作者也表示,在過去的十五年里,雖然整個鉆石行業在責任化和透明化方面有了顯著的進步,但鉆石開采業還存在著大量不可知的現實。這份報告向人們提供了深度了解這個被廣泛誤解的行業的渠道。
DPA組織內的阿羅莎(Alrosa)、戴比爾斯(De Beers)、力拓集團(Rio Tinto)、佩特拉(Petra)在內的巨頭,以及組織外的 Dominion、Lucara和Murowa鉆石公司均參加了此次研究。
人造鉆石協會目前并對此做出任何回復。
人造鉆石是行業發現的趨勢,受用途及經濟水平的影響,人們逐漸接受以人造鉆石首飾替代天然鉆石首飾的觀點,但這僅限于日常佩戴;而鉆石本身來說是沒有所謂“道德問題”的,所謂“道德”其實就是站在不同立場的利益之爭,對于消費者而言,更可以完全當做一個鬧劇來看,按照心中所想購買即可。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