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眼型鉆石
馬眼形,Marquise,這個名稱形成于 18 世紀 40 年代的法國,傳說其來自于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侯爵夫人,因為這種形狀酷似蓬巴杜夫人的嘴唇。
馬眼形鉆石剖析
馬眼形鉆石屬于“花式切工”,其主要切割部分包括:
· 腹部: 側面曲線伸出最多的中央區域。 這是馬眼形鉆石最重要的位置-鉆石的寬度在這一位置測量。
· 尖端: 兩個弧形邊交匯的位置。
· 翼部: 腹部與尖端之間的曲面區域。
· 腰圍: 冠部(鉆石頂部)和亭部(底部)的交界處決定鉆石的周界線。
· 龍骨線: 花式切磨的底部,亭部刻面交匯之處。 其長度與鉆石長度相同,有時包含或超過中心的尖底刻面。
橄欖形(馬眼形)鉆石選購
挑選橄欖形鉆石,除了對常見的鉆石4C等級的要求之外,還比較關注其領結效應等影響鉆石整體視覺效果的因素,下面進行一一介紹。
一、橄欖形鉆石4C等級挑選
1、鉆石顏色及凈度
①顏色:
橄欖形鉆石的顏色等級同樣是按照GIA標準,從無色到泛黃,分別用D至Z等23個字母來表示。其中D-F色表現為冷色調的無色,G-H色開始色調相對變暖。對于顏色等級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個人喜好。
但與小鉆相比,一克拉以上的馬眼形鉆石在相同色級下會略顯灰暗,所以在購買大鉆時可以適當提高一點色級。
橄欖形切割顏色級別推薦
②凈度:
橄欖形鉆石的凈度等級亦是按照GIA標準進行劃分。在具體選擇凈度等級時,不同消費者對鉆石的凈度理解并不相同,要求也不一樣。有些人認為只要鉆石肉眼干凈即可,有的則追求在10倍放大下的完美無瑕。
而對橄欖形凈度等級的挑選一般也要對應其大小,根據相關常識,馬眼形鉆石越大,其瑕疵也就越明顯,因此當選購橄欖形鉆石時,對其凈度的要求也更高一些。以下表格為不同大小的橄欖形鉆石的凈度挑選建議:
橄欖形切割凈度級別推薦
2、鉆石切工
①切工等級
對于包括橄欖形鉆石在內的異形鉆,GIA等大多數鑒定機構只對Polish(拋光)和Symmetry(對稱性)評級,最佳切工(CUT)等級的異形鉆自然就是達到拋光EX、對稱EX的2ex。
想要擁有切工更好的橄欖形鉆石,可首先考慮2EX切工級別。
②切割比例
長寬比:
鉆石的長寬比是指長(尖端到尖端)和寬(腹部長度)之比。常見的馬眼形鉆石長寬切割比例在1.75—2.25之間,1.85-2.10之間較為受歡迎,參考下圖不同切割比例的實物效果。
腰圍厚度:
腰圍具有和鉆石鑲嵌角一樣的功能,腰圍太薄則會增加鉆石損壞風險,例如碎裂。而腰圍太厚可讓鉆石看起來重于其正面朝上呈現的外觀。
由于馬眼形鉆石最脆弱的部位是尖端,因此尖端的腰圍稍厚一點是可以接受的。
法式尖端:
由于馬眼形鉆石的尖端易于受損,一些切磨師使用法式尖端來增強其堅固性。 也就是說,在鉆石兩端,用星形刻面和腰上刻面取代大的風箏刻面。
左邊馬眼形鉆石的尖端為標準刻面排列,右邊的馬眼形鉆石則為法式尖端。 這種刻面風格可以保護馬眼形、梨形和心形鉆石的尖端。
下面的表格整理了馬眼形鉆石切割分級的參數:
橄欖形鉆石切工比例推薦
建議:對于一顆切工級別中上的馬眼形鉆石,長寬比例應當控制在1.85~2.10之間(理論上長寬比為2:1較為完美),臺寬比在52%~65%之間,全深比在56%~63%之間,腰厚控制在Thin~Slightly Thick,而底尖則為None或Very Small為佳。
二、橄欖形鉆石形狀
對于馬眼形鉆石而言,只擁有對稱性遠遠不夠,鉆石整體形狀方面的美觀度也極為重要,可根據下面的一些常見問題,選擇看起來跟優雅的橄欖形鉆石。
下面是一些最常見的形狀問題:
· 翼部扁平:翼部比較扁平,比一般翼部的弧度小。
· 翼部突出:翼部看起來“向外鼓出”,比一般翼部的弧度大。
· 翼部不均勻:一個或多個翼部與其他翼部的曲線數量不同。
· 尖端不夠明顯:一個或兩個尖端略圓,而不尖。
三、橄欖形鉆石的領結效應
領結效應通常沿著臺面中心穿過鉆石最寬的位置,會顯示出一個呈領結狀的暗影。一般來說,馬眼形鉆石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領結效應”,沒有“領結效應”的鉆石通常亮度較低,因而比較黯淡無光。
領結暗影從淺灰色到黑色不等:顏色越深,寬度越大,對鉆石外觀造成的不良影響就越大。通常鉆石長度和寬度之間的差異越大,底部角度變化(底部主刻面平面與桌面平面之間的夾角)越大,領結的顏色就越深。
不同的領結效應
一點點“領結效應”能提升馬眼形鉆石的視覺吸引力,但太明顯的“領結效應”則不太美觀。在挑選時應盡可能PASS掉領結效應明顯的鉆石。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