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至2023年1月31日,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香港分校正在舉行“男士戒指:Yves Gastou 傳奇珍藏”珠寶展,呈現法國收藏家 Yves Gastou 珍藏的超過300枚男士戒指,回溯18世紀至今的男士戒指風格演變和象征意義。
Yves Gastou 1948年出生于法國南部卡爾卡松市,受家庭影響而成為一名古董收藏和交易商。他生前耗費40年收集了超過1000枚男士戒指,其中300枚將出現在本次展覽中。逾300枚戒指組成一闋謎語,蘊藏著許多美不勝收的寶物、觸手可及的夢想、耐人尋味的謎團和銘心刻骨的回憶,漾起無數遐想。
是次展覽涵蓋不同的地域和年代,從17世紀威尼斯總督指環, 到1970年代美國飛車黨戒指;由骷髏悼亡戒指,橫跨至主教指環。這些琳瑯滿目的男士戒指背后各有故事,象征婚盟、信仰、權力,滋養著美學與文化。
策展概念由五個主題構成,分別為“歷史遺痕”、“哥德風格”、“基督教神秘主義”、“虛空浮華”和“多元美學”。歷史遺痕(History)主題回溯18至19世紀的古典主義風格戒指,最引人注意的是 Yves Gastou 收藏的第一枚男士戒指——“Angels”,由 Duponchel & Cie 制作于1850年,這枚青金石戒指最初作為印章戒指使用,戒壁兩側飾有手執十字架的天使形象。
Angels 金質戒指,1850年
哥特風格(Gothic)主題聚焦哥特風格元素在戒指上的演繹——例如一枚制作于1960年代的銀質戒指,靈感來自于哥特建筑上常見的地獄門守護獸;Marc Gassier 2010年設計的死神之舞戒指則以貝雕塑造出骷髏蜂擁的魔幻場景。
神獸戒指,1960-1970年
死神之舞戒指,約2010年
基督教神秘主義(Christian Mystique)主題展品呈現宗教對戒指的影響——7世紀基督教神學規定主教佩戴的戒指必須由黃金打造,并鑲嵌一顆未經鐫刻的寶石。Yves Gastou 藏品中有多枚神職戒指,鑲嵌大顆粒紫水晶,深邃的色調與主教服飾相契合。
神職戒指,1900年代(左)/約1960年(右)
神職戒指,1920-1930年
虛空浮華(Vanitas)在拉丁語中意為虛空,表達生死虛空的哲思。這一主題中最特別的是一枚制作于19世紀的英國悼亡戒指,戒面中藏有一束逝者的頭發,表達佩戴者對逝者的追憶,戒面外圈飾有代表哀悼的金棕櫚花紋。
英國悼亡戒指,19世紀
多元美學(Eclecticism)以當代多元文化為主題,你可以看到不同歷史階段藝術、建筑、電影等流行文化的影響。最巧妙的是一枚制作于19世紀末的音樂盒戒指,戒面下方隱藏一組旋轉的八音盒齒輪,旋轉即可產生音樂旋律。
音樂盒戒指,19世紀末
展覽時間:2022年9月5日-2023年1月31日
展覽地點: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 K11 MUSEA 五樓 510A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
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在高級珠寶世家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的鼎力支持下在2012年于巴黎芳登廣場創立,是首間將珠寶藝術推廣至普羅大眾的教育機構。于2019年在香港K11 MUSEA正式成立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分部,為巴黎以外首間永久分部。透過課程、影片、書籍出版、講座及展覽,中心為大眾提供了探索珠寶藝術史、精湛工藝及寶石世界的機會。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