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寶石雕刻歷史可以追溯至8000年前,而「玉」作為中國文化中最受重視的寶石,成為寶石雕刻的首選,尤以乾隆時期的玉雕工藝最為精湛。這些玉雕需要雕刻師通過腳踏車床手工打磨制作,復雜的作品往往耗時一年以上。
本次展出的「軟玉」雕件中,工藝最復雜的是雙面設計的「碧玉山子」(Boulder with Daoist Paradise),雕琢出逼真的樹木、涼亭、路人和山羊形象;「碧玉云龍洗」(Jade Basin)以1265年忽必烈委托打造的一只玉盆為原型,外壁上雕刻著游龍戲珠的圖案,玉盆內側還附有乾隆皇帝的題詩。
「翡翠」的硬度較軟玉更高,雕刻難度較大,因此以翡翠為主材質的玉雕更為稀有。展覽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件制作于清末的「翡翠童子洗象」(Elephant and Two Boys)雕件,生動呈現了兩名童子的衣衫皺褶和面部神態。
除玉石雕件外,你還可以看到由非玉石材質雕刻的作品,如瑪瑙雕刻的「石榴」(Pomegranates)擺件、青金石制作的「羅漢山子」(Luohan in a Grotto)石窟雕件、水晶石英制作的鼻煙壺等。
展覽時間:2016年6月25日-2017年10月9日
展覽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000 5th Ave, New York, NY 10028美國
「碧玉山子」(Boulder with Daoist Paradise)擺件,18世紀
由碧玉雕刻制作,曾經由 Heber R. Bishop 收藏。
「碧玉云龍洗」(Jade Basin)玉盆,1774年
由碧玉雕刻制作,曾經由 Heber R. Bishop 收藏。
「翡翠童子洗象」(Elephant and Two Boys)擺件,19世紀
由翡翠雕刻制作,曾經由 Edmund C. Converse 收藏。
「瑪瑙石榴」(Pomegranates)擺件,18世紀
由瑪瑙雕刻制作,底座為木雕,曾經由 Heber R. Bishop 收藏。
「羅漢山子」(Luohan in a Grotto)擺件,18-19世紀
由青金石雕刻制作,曾經由 Heber R. Bishop 收藏。
「碧玉象寶」(Elephant carrying a vase)擺件,18-19世紀
由碧玉雕刻制作,嵌有小顆石榴石。
鼻煙壺,18世紀末
由水晶石英制作,壺蓋為翡翠材質。
「玉雕山水人物圖屏」(Table screen with landscape scene),18-19世紀
由軟玉雕刻,曾經由 Heber R. Bishop 收藏。
Copyright ? 2006-2022 我愛鉆石網 www.qq13800138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73970號
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街道貝麗北路金展珠寶廣場二十層20F-05/06
深圳市鉆永恒科技有限公司